6月日,民族地區智能教育試驗區試驗校總結暨教育數字化賦能民族地區教育高質量發展項目啟動會在貴州省黔西南州召開,會上啟動了教育數字化賦能民族地區教育高質量發展項目。
啟動儀式中,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夏文鼎宣讀了教育數字化賦能民族地區教育高質量發展項目支持學校名單及教育數字化賦能民族地區教育高質量發展項目專家名單;成都市第七中學與興義民族師范學院附屬中學、興義市第四中學與冊亨縣第二中學、望謨縣實驗小學與望謨縣油邁瑤族鄉中心小學進行幫扶學校代表簽約。
黔西南州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州人民政府副州長王麗瓊為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學、浙江省杭州市勝利小學、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七中學、遼寧省沈陽市沈河區文藝路第二小學等教育數字化賦能民族地區教育高質量發展項目支持學校代表頒發榮譽證書,并為教育數字化賦能民族地區教育高質量發展項目專家代表劉清堂、周龍軍、易國棟、黃繼良、黃志存頒發專家聘書。
會上,支持學校代表成都七中(成都中學)黨委書記、校長易國棟作表態發言,專家代表劉清堂作交流講話。
黔西南州教育局局長青松以《探究“深度幫扶”模式,實現教育數字化應用——教育數字化賦能民族地區教育高質量發展項目工作思路》為題,對項目實施構想作了介紹,將實施設施設備更新行動、網絡工程提升行動、平臺應用能力提升行動等“十大行動”,努力實現教育數字化賦能民族地區教育高質量發展;突出學校管理智慧化、教師能力專業化等“五化”成效,努力打造教育數字化賦能民族地區教育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強化組織保障、機制保障等“五個保障”,確保教育數字化賦能民族地區教育高質量發展項目有序推進。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楊詩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