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上海新東苑滬劇團新編滬劇《金繡娘》6月日在逸夫舞臺首演,“第五屆上海民營劇團滬劇演出季”也由此拉開序幕。今年的滬劇季將持續至月底,多天內演出多場,演出場次形成歷屆之最。
主辦方上海演出行業協會介紹,本屆“滬劇季”申報和遴選評審工作自今年5月初啟動,經復核遴選,有個民營滬劇團的個劇目列入滬劇季劇目單,并形成“核心劇目”、“參演巡演劇目”、“外圍祝賀劇目”三個系列。
未來3個月,這些好看好聽的滬劇將深入五大新城和遠郊,送到觀眾家門口,進一步豐富 “五大新城”群眾的文化生活。
滬劇《金繡娘》首演劇照
本屆“滬劇季”的開幕演出《金繡娘》是新東苑滬劇團沈慧琴團長為紀念恩師諸惠琴傾情復排演出的一部滬劇現代戲,講述上海解放戰爭時期軍民團結一心的故事,由國家一級演員沈慧琴領銜主演。此次演出是復排首演,運用了全新的舞美設計和交響樂伴奏。由國家一級導演沈剛執導,國家一級作曲家汝金山音樂設計;錢思劍、李建華等滬劇名家同臺演出。
之后將陸續有其他“重頭戲”登場,包括文慧滬劇團的《黃寶妹》;新東苑滬劇團的《金繡娘》、《飛越七號橋》;勤苑滬劇團的《酒魂曲》和新虹民樂滬劇團的《板橋霜》等“核心劇目”。
新東苑滬劇團的《金繡娘》
作為土生土長的傳統劇種,滬劇在上海具有廣泛而深厚的基礎。目前,上海民營滬劇團體的數量已高居各門類民營劇團之首。今年舉辦的滬劇季是源自于一年一度的 “滬劇月”,從當初的“滬劇月”天僅演出多場,到本屆“滬劇季”天演出多場,實現了展演品牌升級,拓展了上海本土滬劇作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