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師范大學舉行簡牘文化月啟動儀式暨簡牘學與絲路文明研究生工作坊首期活動
5月6日,西北師范大學簡牘文化月啟動儀式暨簡牘學與絲路文明研究生工作坊首期活動在西北師范大學召開。來自清華大學、山東大學、江南大學、蘭州大學、西北民族大學、蘭州城市學院、西北師范大學及甘肅簡牘博物館的余名專家、學者及研究生等參加會議。
會議由西北師范大學簡牘研究院、甘肅簡牘博物館聯合主辦、西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承辦,旨在推動簡牘學研究的深入開展,持續深化絲路文明研究,踐行“一帶一路”倡議,促進學術交流,拓展學術視野。
會上,西北師范大學黨委書記賈寧,西北師范大學副校長、簡牘研究院院長田澍教授,西北師范大學簡牘研究院首席專家張德芳教授,甘肅簡牘博物館副館長楊眉研究員分別致辭,西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黨委書記康智杰宣讀了《西北師范大學簡牘文化月活動方案》。
賈寧在致辭中指出,甘肅簡牘文化資源作為優秀的歷史文化遺產,清華大學、山東大學、江南大學、蘭州大學、西北民族大學、蘭州城市學院的學生因簡牘相聚在西北師范大學,共同學習和傳承優秀文化遺產,體現了簡牘學的魅力,簡牘的未來在學生,希望大家能將簡牘研究作為自己終身堅持的研究方向,為簡牘學研究貢獻力量。
田澍從西北師范大學簡牘學學科建設背景、簡牘學研究的重點和核心、簡牘學與絲路文明研究生工作坊的發展方向和目標以及與甘肅簡牘博物館的合作等幾個方面提出了建議和期待。他說,西北師范大學是國內較早開展簡牘學教學和研究的單位之一,也是國內最早培養簡牘學方向研究生的高校。“簡牘學與絲路文明研究生工作坊”將作為簡牘學研究的品牌持續舉辦,同甘肅簡牘博物館聯合開展簡牘保護與研究工作,為簡牘學研究及簡牘人才培養提供學術科研平臺。
張德芳談到,當下簡牘學研究呈現出了“冷門不冷”“絕學不絕”的態勢,省委、省政府和教育廳及西北師范大學將簡牘學作為一流學科建設突破工程,體現了對“冷門絕學”的支持和發展,為簡牘學學科的建設提供了政策上的便利,對于廣大學生來說,是新機遇也是新挑戰,希望廣大學生能在簡牘學研究中找到自己的興趣和方向,并借助生逢其時的機遇,為簡牘學的研究和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楊眉說,希望西北師范大學與甘肅簡牘博物館繼續深化合作,全方位、多角度的對簡牘學研究和發展進行開拓,創建新模式、開拓新路徑,增強甘肅簡牘學研究的影響力。
開幕式后,甘肅簡牘博物館研究館員肖從禮、蘭州城市學院文史學院教授孫占宇、西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李迎春分別以《居延漢簡“對祠具”釋讀小議》《居延漢簡雜考》《居延漢簡<建武三年四月居延都尉吏奉例>與<建武三年十二月候粟君所責寇恩事>對讀解要》為主題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當天,與會學者專家和參會學生還分組進行了討論,并交流發言。
來源 :中國甘肅網